【腸癌確診前症狀】大腸癌常見8症狀 |發生位置 |末期症狀一次看 |

民國 109 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發生人數蟬聯15年第 1 ,診斷大腸癌人數超過 1 萬 6 千人。面大腸癌,病人家屬該如何面?治療策略是什麼?能早期篩檢?下面解析大腸癌各式疑難雜症。

大腸癌是發生大腸惡性腫瘤,可腫瘤發生部位分為結腸癌直腸癌,故大腸癌可稱作大腸直腸癌、結直腸癌。

其中發生直腸腫瘤,接近肛門,引起症狀如血、排便次數增加變細,、有機會早期察覺。而發生結腸大腸癌雖見,腫瘤位置處,早期症狀不明顯,如果沒有做糞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確診時多屬晚期,因此增加治療難度。

台灣大腸癌,九成以上是腺癌

台灣大腸區域發現癌種九成以上屬於腺癌,少數神經內分泌癌,其他種類大腸癌。

神經內分泌癌主要大腸黏膜下方出來,相比腺癌成長,擴散速度較腺癌,診斷可血液中 CgA 濃度增加觀察出來,治療上沒有擴散可利用大腸鏡切除,擴散出去治需要視情況使用栓塞、電燒或注射效型體抑素治療方式,診斷或治療與大腸癌有所差異,下面所述會討論這種但發生大腸癌種。

糞潛血檢查大腸癌具有早期篩檢指標意義,可偵測出糞中微量出血反應。不過,引起潛血反應陽性疾病多元,只要能讓消化道出血疾病會讓檢測結果出現陽性,並非是腸癌引起。

因此,糞潛血反應只能當成診斷參考數值,而不是確定診斷標準。

如果看到檢查報告寫著「糞潛血反應呈現陽性」,建議看大腸直腸外科。腫瘤,醫師會考慮是否為消化道潰瘍、腸胃炎、腸道瘜肉或痔瘡,並進一步釐可能原因。

來説,醫師會安排疑似大腸癌病人進行大腸鏡或大腸X光檢查來確認診斷,有時會進一步做大腸切片。確定罹患腸癌後,醫師需要進一步使用電腦斷層和骨頭掃描各種影像學檢查,確定大腸癌期別,醫師擬定未來治療策略。【推薦閲讀:大腸鏡檢查發現瘜肉,代表得腸癌嗎?該進一步做哪些處置或檢查?】

化驗出癌時,詢問醫師。原位癌基本上沒有淋巴結轉移風險,因此大腸鏡切除後就算是根治。如果是黏膜下浸潤癌,有 10% 左右會轉移到淋巴結(是黏膜下深層浸潤時),應該要做胸部、腹部以及骨盆腔電腦掃描,排除遠端轉移或局部淋巴結轉移風險,或決定是否應該追加手術或化學治療。

大腸癌分期十分,於病人存活率影響,會直接影響到腸癌病人治療策略選擇。請見大腸癌分期圖,瞭解分期存活率與治療方式。

大腸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大多數是透過糞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發現,坊間傳問大腸癌放連環屁是實情,症狀包括:

大腸癌如果發生轉移,發生肝、肺和骨頭處,症狀會轉移到器官密切相關:

手術切除癌變組織才能根治大腸癌,治療時也會一併可能局部擴散地方如淋巴結、血管清除乾,降低復發。

目前大腸癌手術治療可使用微創手術,傷口傳統開腹手術 20 公分縮小剩 3~5 公分,病人恢復期縮到 2~3 天,出血量顯著降低。並且微創手術持續演進,傳統多孔微創手術、單孔微創手術,到現在達文西機器人手臂選擇,病人可醫師進行討論,選擇術式。【推薦閲讀:該大腸鏡切除大腸癌?還是外科手術切除?】

化學治療第 2 期以前多半會使用,等到了第 2 期危險羣第 3 期時,會建議進行術後輔助性化療。第 4 期,因為出現癌轉移,基本上若能轉移出去部位手術切除乾,有痊癒可能,所以會爭取開刀清除機會。於無法開刀部位,會建議進行化學治療,同時可能會搭配標靶治療來進行治療。

放射治療主要是在手術前或手術後使用,手術前可以讓腫瘤縮小增加手術成功率,手術後是可以減少手術治療後復發率。放射治療每週照射五次,每日一次,合計 5~6 週。手術前使用有時會搭配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類藥物使用。

大腸癌治療走向強調個人化,客製化醫療,治療時需要考慮 4 個重點:

即使無法手術治療第 4 期腸癌,會腫瘤基因分子標記特性及癌症特性來選擇治療方式,情況是腫瘤縮後手術切除轉移病灶,即使是晚期病人能增加存活率。

大腸癌手術後兩個月內,是飲食會有限制。好比術後一週內需吃流質飲食,如米湯、打過稀飯、過濾無渣果汁、打成流體狀稀飯、魚肉豆腐、蛋蔬菜。後 6~8 週,低渣軟質飲食,如豆腐、碎肉、瓜葉菜類主。因此,準備食物上會費工夫,需要注意營養是否攝取足夠。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傳罹直腸癌過世,享壽67歲,引發國人此疾病關注。大腸直腸癌15年蟬聯10癌症首位,且有年輕化趨勢,飲食習慣有關,久坐不動是危險因子。

根衞福部統計,大腸直腸癌是台灣多人罹患癌症,31分鐘有1人診斷大腸直腸癌。醫師提醒,要遠離危險因子,吃紅肉、避免久坐不動,定期做糞潛血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癌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大腸ㄇ字型,大腸直腸癌依發生位置可略分為右側大腸癌(升結腸、盲腸)、左側大腸癌(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癌,症狀有些許。右側大腸癌腹脹、腹痛、貧血見;左側大腸癌習慣改變、、血主,阻塞關係會有腹痛表現。直腸離肛門近,見症狀是出血、排便改變,人誤認為痔瘡,因而延誤醫。

什麼國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居高不下?有幾項危險因子要注意,包括腸癌或腸瘜肉家族史、、抽煙。飲食方面,應避免油炸燒烤烹調習慣,並減少紅肉加工肉品攝取,可多補充蔬果以及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

要注意是,「久坐不動」是致癌危險因子。研究顯示,每天增加2時坐著時間,會讓腸癌風險增加8%、肺癌增加6%、子宮內膜癌增加10%。蕭主任解釋,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型態態,上班坐在辦公桌前,回家坐在電視或電腦前,耗費體力,久坐會讓腸道蠕動跟著變慢,增加腸道發炎機會,加上活動而導致,陳代謝變差,成為癌症風險族羣。

此外,時間待室內,會減少曬太陽頻率,人體中合成維生素D會缺乏,而維生素D證實可保護腸道、降低腸炎或腸癌發生機率,建議上班族要抽空起身動一動,午休到户外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大腸直腸癌是瘜肉演變而來,如果發現瘜肉該該切除?蕭奕宗醫師説,瘜肉分增生性、發炎性及腺瘤性,其中腺瘤性瘜肉有可能癌變,若發現超過1公分瘜肉,建議要切除,年紀,腺瘤性瘜肉機率。大腸直腸癌是一種治癒率癌症,第1期5年存活率可達90%,第2期有80%,第3期則65%,早期治療。

無論是否腸癌或腸瘜肉家族史,建議40歲以上每年做糞潛血篩檢,目前政府補助方式5074歲每2年免費1次糞潛血檢查。此外,要養成排便習慣,以及每週規律運動(每週3天、每次30分鐘以上、心跳達每分鐘130下以上),假日多事户外活動紓解壓力,保持身心健康。

一名40歲林小姐職業是上班族,近來發現月經量開始增多,醫檢查,發現確診子宮內膜癌且第3期了,治療,恢復狀況。子宮內膜癌近年來確診人數多,於噁心、嘔吐外界熟悉化療副作用,研究發現,讓婦癌病患困擾癌因性(CRF)反而關注。臨牀統計指出,病患術後感到比例高達48%,而且治療後一年有39%病患受癌所困擾。

世界衞生組織(WHO)14日正式宣佈,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歸類「可能致癌」,不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並認同,指世衞審查有「缺失」,應該進行研究。

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發明58年,它製成可樂產品成怕民眾選擇。不過世界衞生組織(WHO)13日宣佈,阿斯巴甜列為「可能人體致癌」,但於證據,因此會改變每天攝取量。

國際衞生組織(WHO)正式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列為「可能致癌物」,70公斤成人換算,一天喝9罐含有300毫克阿斯巴甜飲料,超過規定攝取量,會引發致癌風險。此,營養師程涵宇表示,阿斯巴甜各類食品中使用,不僅可能致癌,潛藏著許多疾病風險,要多加留意。

延伸閱讀…

大腸癌常見8症狀!大腸癌前兆、分期、末期症狀一次看

每31分鐘就有1人確診大腸癌! 發生位置「左

上週國內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8例死亡,不過這情形讓兒科醫師徐嘉賢直呼「」;他説,以往夏天會看到流感出現,是否施打流感疫苗比例降低、免疫負債有關,仍有待觀察,提醒民眾出現心跳、呼吸喘、意識情形應儘醫。

夏天了,怎麼會有流感?徐嘉賢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這種情況「」,因為以往到了夏天,會出現流感病例,「結果今年,很多應該這個時候出現病毒,最近都出現了。」原因是什麼?徐嘉賢推測,「因為去年大家打新冠疫苗,打到厭世了,所…

巴西足球球王比利(Pele)今(30)日結腸癌惡化病逝,享壽82歲。國內統計數據發現,腸癌15年高居十大癌症死因首位,有醫師此指出,罹患腸癌往往會出現8大症狀,若民眾發覺自己出現其中一項,應前往醫院進行詳細檢查,預言2023年「腸癌確診數」會呈現暴增趨勢。

國健署公佈十大癌症統計結果,大腸癌15年高居癌逝死因第一名。此,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楊純豪指出,腸癌往往會伴「腹脹腹痛」、「血帶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性腹瀉或」、「變細小」、「體重減輕」、「貧血」、「觸摸到硬塊」8種症狀,若出現其中一項,應儘速醫檢查。

楊純豪表示,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國內2020年腸癌確診人數呈現下滑,但他推斷此現象篩檢人數減少有關。楊純豪解釋,民眾疫情期間篩檢意願降低,但隨著疫情趨緩,篩檢意願會開始回升,故認為2023年確診人數會成長。

楊純豪強調,腸癌現代有著治癒率,且即使是晚期大腸直腸癌,能透過手術治療,若情況而無法手術話,可接受化療、多線標藥物接力治療,讓存活期達到3年左右。

楊純豪後提醒,國健署目前5074歲民眾,享有每2年1次糞潛血檢查方案。另外,楊純豪建議,若民眾本身屬於風險族羣,或是具有家族病史,或是罹患大腸息肉、潰瘍型大腸發炎,應該養成規律接受大腸鏡檢查習慣。

67歲「小哥」費玉清出道超過40年,是歌壇國寶,2019年無預警拋出引退震撼彈,全面消失鎂光燈前,傳出烏龍死訊、江蕙秘婚生子報導,此,親姊恆述法師弟弟闢謠了。

亞錦賽第二日(7/13)女子 100 公尺跨欄,中華隊女將…

「爺孫戀」李坤城爆出遺產鬥爭,千萬房產林靖恩拿到。此,兒子李卓軒怒揭開內幕,暗指李坤城動了分手念頭,但1原因綁林靖恩身邊。

名模洪曉蕾日前帶著兒子到西班牙旅遊,驚傳因「會厭炎」送到加護病房插管,前夫王世均急趕赴當地照料,洪曉蕾開刀後脱險。昨(14)日洪曉蕾終於發聲報,曬出躺病牀插管照令人不忍,而她1句話淚謝前夫,昔日「驚世夫妻」如今不離不棄,令人動容。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14)日晚間到高雄岡山參加美麗島董事吳子嘉「董事開講」粉絲見面會活動。台北市議員徐巧芯主持,於徐巧芯喊説郭台銘若突然宣佈參選話,她會當場離開,因此郭台銘一登場徐巧芯地説「我保證,今天會讓你離開」,一番話逗笑場眾人,台下是歡呼聲不斷。

體育中心/張沛嘉報導 2023年中華職棒季中選秀12日晚間落幕,6支球隊選進43名球員,有134人落選創下史上新高,台灣旅美好手張育成IG上心鼓勵「你們是

延伸閱讀…

腹痛快就醫檢查!醫曝腸癌「8症狀」:明年確診數恐暴增

當心腸癌三大自覺症狀勿因防疫延誤防癌

[NOWnews今日新聞]颱風備路過台灣!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廖經翔指出,今(14)日生成「熱帶性低氣壓」離開菲律賓陸地,往西北西方,朝南海前進,未來幾個時它會持續增強,今晚變為今…

記者林兪彤/台北報導名主播張雅琴「年代晚報」女戰神形象深植於觀眾心中,她女兒Jennifer繼承了她事業,低調方式踏入新聞圈,電視台擔任政治…

根衞生福利部國民署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發生人數17,302人,每30分22秒有1人確診大腸癌,大腸癌發生人數蟬聯癌症榜首14年,台灣地區10癌症中發生率第1,死亡率第3名。許多名人,包括藝人豬哥亮、賀一航、餘苑、劇場大師李國修、知名導演楊德昌、前立委朱高正人病魔。大腸癌有哪些症狀?我們該如何預防?

大腸癌症狀和腫瘤生長情形及位置有關,大部分是息肉演變而來,初期沒有什麼症狀,且大腸癌症狀其他良性腸道疾病相似,因此早期發現有,若民眾出現以下幾種症狀,要多加留意:

排便習慣改變持續超過兩週。例如間歇性或腹瀉,糞如鉛筆,應醫檢查瞭解病因。

痔瘡或腸胃道出血是紅色,如出現暗紅色可能是腫瘤出血。但此種出血血量,與肛裂噴出鮮血。若有出血狀況應到醫院檢查。

造成腹部疼痛或絞痛主要原因,是腸阻塞引起腹脹、多氣、多屁導致,可以排氣、排便後減輕腹痛症狀,但若持續一段時間,建議要做腸胃鏡檢查,瞭解是否有腸癌疑慮。

沒有刻意減重,有時覺得胃口、沒有食慾,接著發現體重持續減輕,可能是癌細胞擴展,吸收了大多數身體養份所致。

常有便意,肛門裡是有東西感覺,常要上廁所,解不大出來,是直腸癌症狀之一。

腫瘤已有出血現象,每天一點一滴持續流失而不知,可能出現缺鐵性貧血症狀。

根衞福部國健署統計資料有超過90%大腸癌發生50歲以上人,但是近年來發生年齡層有下降趨勢。

基因變異、遺傳,是因素。雖然有家族遺傳大腸癌佔所有大腸癌 5 %,但罹患大腸直腸癌病人二等親(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家屬,和人相比,得腸癌機會 2~5 倍。

過量攝取熱量、高動物蛋白、高脂肪以及緻食物,且運動量少者造成,肥胖者體內易生腺瘤,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

如吸煙、喝酒。抽煙人罹患大腸癌年齡人提早2年,抽煙可能使癌細胞轉移到其他器官,術後併發症會增加,降低存活率。每天喝超過1瓶瓶裝啤酒,男性得腸癌風險喝酒人1.4倍,女性1.6倍。

大腸癌有許多危險因子,多半和生活作息有關,包含、高脂肪食物、紅肉、纖維飲食、抽煙及飲酒。可透過「兩多兩少」預防。

多運動:人罹患大腸癌風險,人高出1-2倍,而21-25%大腸癌可歸於身體活動,應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鼓勵民眾養成運動習慣,達到運動防癌防疫。

多蔬果:每日建議食用3份蔬菜2份水果,蔬菜1份是煮熟後半個飯碗量;水果1份相於1個拳頭大小。各色蔬菜帶有維生素A、維生素C、鐵、鈣、植化素多種營養素;其中膳食纖維可維持腸道,增強入侵病菌抵抗力。

紅肉:國際癌症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公克加工肉品或100公克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風險,建議民眾適量食用。

燒烤: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指出,高温下燒烤肉片或產生肉汁,滴到火裡產生火焰及煙霧時,會形成致癌物質–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附著於食物表面。因此,身體,應減少燒烤食物攝取。倘若想滿足口腹慾,需要掌握4項原,包含「醬料、奶油、去肉皮及去焦黑」技巧,美食與可以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