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臂根部外側疼痛】大腿根外側痠疼是怎麼回事 |大腿及臀部疼痛定位診斷 |大腿根部外側疼痛的原因 |

大腿後側的肌羣有靠外側的股二頭肌和靠內側的半腱半膜肌,它們坐骨神經支配。因此,大腿後側疼痛時,要檢查股屈肌羣是否?屈肌羣有無拉傷或其他損傷史,明確有無股肌羣損傷。股肌羣損傷位置多肌肌腹交界處,內、外兩側股屈肌分叉處及附着區;肌腹拉傷時有發生,其點多中段,且常有明顯腫脹或血腫,觸診有硬塊、壓痛,肌肉主、收縮或抗阻收縮時疼痛加劇。

如疼痛神經引起,應先考慮坐骨神經或臀上皮神經損傷。二者損傷可表現出腰、臀、大腿後側疼痛,抬腿可有程度受限,但臀上皮神經損傷放散,位置似是而非,隱約,達大腿後側而不及小腿。

坐骨神經損傷坐骨神經行經可查得壓痛,其不僅表現腰、臀、大腿後側、且整個小腿,是小腿外側麻痛,,抬腿及伸腰受限,有牽拉,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嚴重者可見肌肉萎縮。坐骨神經痛可分為根性和乾性兩類。根性坐骨神經痛多分為腰椎間盤突出或變性所致,

多見於L4/5 或 L5/S1 。乾性坐骨神經痛雖可發生於神經幹全程,但多見於梨狀肌,臀、中、小肌,臀筋膜慢性損害時,故尋找坐骨神經痛根源主要下腰段和梨狀肌處。臀上皮神經應上腰段找原因。

大腿前面下、中段疼痛時,應注意股四頭肌損傷,中段多肌腹拉傷,可觸及到硬塊,此為肌肉拉傷後肌痙攣、血腫塊,有壓痛:如壓痛 下段、髕骨上方時,要注意股四頭肌肌腹及肌腱交接處拉傷,是斷裂傷。

於是,股四頭肌收縮或抗阻伸膝時,疼痛加劇,如有斷裂者,膝上方可出現空陷溝,且股四頭肌上縮成團塊狀。若疼痛點出現腿根部,如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下方觸及時,需考慮髂腰肌損傷,因為它附着於股骨結節,故可於此處摸到壓痛點,抗阻抬腿時該點疼痛加劇;若壓痛點出現於髂前上棘時,考慮闊筋膜張肌附着點損傷外,應注意此處是縫匠肌附着點,此肌髂前上棘經股前,斜向內下,止於脛骨內側髁。

故檢查此肌兩端附着點及肌行經有無壓痛,屈膝並外大腿,或抗阻完成此動作時有無壓痛。若有陽性反應,需考慮縫匠肌損傷,若髂前下棘壓痛,考慮股直肌頭附着區有損傷。上述兩肌股神經支配,若排除肌肉本身病變,若考慮骨神經導致時,應檢查上腰段(L2-4),排除腰部病變。

大腿內側肌羣稱內收肌,其功用主要是使大腿內收,故雙腿如果時間叉開站立強力牽拉內收肌,可引起大腿內側疼痛,抗阻內收時大腿內側疼痛,此為內收肌或損傷引起疼痛;作抗阻內收檢查時,如疼痛位置恥骨部,且恥骨支有壓痛其表面有不平者,應注意可能是於內收肌慢性損傷引起恥骨骨炎。於恥骨肌受股神經、收肌受坐骨神經雙重支配,故此二肌有疼痛時,尚需注意股神經及坐骨神經有無病變之外,所有內收肌者受閉孔神經支配,應注意檢查腰椎中段(L3-4),排除腰部病變。

大腿外側無肌羣,主要是髂脛束此,起支持下肢挺立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臀部,但可大腿外側影響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點,故大腿外側疼痛基本髂脛束損傷所致。雖然下、中1/3交界壓痛有時可能是 股四頭肌外側頭損傷引起,只要有此概念,從二者影響方向、範圍、功能等作,不難鑑別。股外側皮神經炎時,雖然可以有 大腿外側疼痛,但主要是大腿外側上、中部覺、麻木、皮感下降。

大腿後外側:有時,大腿酸脹痛位置並非側方或後方,而是位於後外側方,即為股二頭肌和壓痛,半腱半膜肌不受影響,這不能坐骨神經或髂脛束損傷來解釋。

這現象多股方肌損傷所致,檢查體位查到痛點,應以健側卧位,健肢下伸直,患肢屈髖屈膝,腿內收,膝抵牀,使髖部大轉子坐骨結節儘量拉開,坐骨結節大轉子之間及其稍上方處,便是股方肌所在,可查得壓痛。此體位下,股方肌及股二頭肌進行手法治療,可收到立杆見影效果。

此患者多可查到第五腰椎有疾患或該側骶棘肌損傷痙攣,若同時此進行處理,則效果且。其中關係可能是股方肌受骶叢肌支支配,股二頭肌受坐骨神經支配,骶部損傷,可影響 刺激這些神經,並通過這些神經影 響此二肌出現症狀。

臀部肌肉多,但腰腿痛臨牀中, 並非全有同等重要性,現擇義 者進行探索。探討,我們可用十字座標,中間臀部分成4個區域, 即上內、上外、下內及下外4區。

臀下部疼痛,若其位置下外區座標交叉,垂直座標外側處,要考慮坐骨神經痛可能性,大腿後側,坐骨神經行徑檢查有無壓痛,注意其疼痛應是大腿後側(應該出現大腿內側或外側),且下肢其他症狀之相符時,可作坐骨神經損傷來診斷,若要診斷成立,應進一步尋其根源,判斷是根性還是乾性,根源腰椎還是梨狀肌。

若疼痛位置靠外下方,大轉子之內側時,需注意是否股方肌損傷(檢查及鑑別方法可參考前面有關股方肌損傷部分)。有時其痛點股方肌上方,則可能為深部小肌損傷,臨牀見。

延伸閱讀…

【乾貨】大腿及臀部疼痛定位診斷

大腿根部外側疼痛的原因

若疼痛位置髖關節,是大轉子處時,若是慢性疼痛,需注意髖部有無慢性損傷或炎症,若關節活動時有響聲者,要注意彈響髖;若為急性損傷引起疼痛,應注意排除股骨脛骨折或髖關節脱位,二者是傷後起病,大轉子上移,活動障礙,前者局部觸得骨擦音,鐵鑽試驗陽性,X線照片可鑑別、確診。疼痛位置若臀下內側區,接近於臀皺摺處應查其坐骨結節關係。若疼痛坐骨結節,要注意有否坐骨結節囊腫、股屈肌羣附着區損傷,坐骨結節撕脱性骨折(多見於少年、兒童)。

疼痛臀上部垂直座標時,要注意有無臀上皮神經損傷。此神經損傷時,其腰腿疼特點是隱約放散痠痛或,坐下達椅面突然出現失控支撐,跌坐椅上,椅上起立時,無力直接站起,需手扶腿遠端或膝部,俯身抬臀然後才能起身來。

檢查可於髂嵴中點下方髂外窩處(髂嵴下2-5釐米處),作橫推摸,檢查有無垂直向下、如火柴梗大小索條狀物,有可於皮下觸及,推撥可左右擺動,有雖可觸及,但脂肪層中,推之不能擺動。二者雖,有同樣以酸脹痛為主壓痛,有此症狀和體徵者診斷應無疑。

臨牀上有多種疾病可導致患者出現大腿根部外側疼痛,是於時間大量活動或者活動後,引起局部肌肉內乳酸堆積過多,不能及時通過自身代謝排出,從而導致局部組織痠疼。

大腿疼痛可發於多個部位,大腿前側,後側,內側,外側能出現疼痛,而今天我想談大腿外側疼痛,而我要分析一下是肌肉引起疼痛還是神經引起疼痛。

從肌肉角度上來説:大腿外側無肌羣,主要是筋膜張肌(髂脛束)此,起支持下肢挺立功。如髂脛束損傷時其疼痛主要臀部,但可大腿外側影響小腿外側,且大腿外側下、中1/3交界處是其壓痛點,故大腿外側疼痛基本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損傷所致。

延伸閱讀…

大腿根外側痠疼是怎麼回事

大腿外側疼痛的幾種原因_神經

肌肉損傷疼痛主要集中股骨大轉子前外側,會牽涉髖關節疼痛,而且延伸大腿前外側部,並且大腿向下延伸膝關節外側。生活中易發於斜坡行走、蜷曲身體睡覺、屈曲髖關節久坐人羣,表現時間維持髖關節屈曲90度以上坐位,屈膝久坐後疼痛,無法疼痛一側側躺且於疼痛患者無法走路。

彎腰和坐位工作時,髖關節處於屈曲位,可以引起闊筋膜張肌縮短變性及無菌性炎症發生。我們一側腰臀部、膝、小腿或踝部因病變疼痛,不能負重行走時,另一側腿擔負整個體重,這樣長期單腿負重,會使健側筋膜張肌發生勞損性病變。大腿後伸而膝伸直情況下,引起闊筋膜張肌急性損傷,闊筋膜張肌會保護性攣縮。

闊筋膜張肌攣縮時會出現,能堅持中、小量活動,但開始時和結束後症狀加重,是做轉體、伸髖及改變運動方向動作時。情況、時間時候,髖前外方會有麻木感,疼痛大腿外側放射到膝蓋部位。闊筋膜張肌時,患者站立時了保持髖部屈曲,自己靠牆上並使髖過伸。髖部屈曲移動時會有疼痛。支撐物行走時,疼痛消失。

如果發生髂脛束攣縮變性,會伸屈髖關節時股骨大轉子絆產生彈響,形成“彈響髖”。大腿外側發緊,弓弦拉緊,走路控制,足尖朝外,出現橫行跛行,步態像螃蟹一樣。

而神經角度上來説,是股外側皮神經炎。股外側皮神經炎時,雖然可以有大腿外側疼痛,但主要是大腿外側上、中部覺、麻木、皮膚感覺下降。

股外側皮神損傷而引起疼痛,是一種多種原因引起股外側皮神損害而產生大腿前外側皮膚感覺疼痛綜合徵,多發於中年及以上患者。

股外側皮神感覺神經,起源於腰2、3脊神經後 。腰大肌外緣伸出後,該神髂肌深面髂前上棘,並其內側通過腹股溝韌帶下面達股部。然後縫匠肌外側下行,髂前上棘5—10cm處傳出大腿闊筋膜,並分為前後支至股前外側皮膚。此症病因複雜,且腰腿痛患者會併發此症,該神經通過腹股溝韌帶或穿出大腿闊筋膜處這些部位組織牽拉、緊束、痙攣該神經壓迫有關,壓迫因素可為致病根源。

股外側皮神經痛大多單側性發病,其主要症狀是出現大腿前外側感覺,如疼痛,麻木,燒灼,, 刺痛或捆束感。疼痛表現刺痛狀,輕者陣發性出現,、受冷有關;患者持續性、行走站立可出現症狀加劇。髂前上棘內側及其下方有壓痛點,股前外側皮膚可檢查到有大小和形狀感覺減退區。